最近一段时间,“限电限产”成了大家关注的热门词。作为能耗大户的制造企业,最近的日子属实不太好过。
搜索“限电 制造业”
“限电”之下的制造业众生相 场景1—五点下班,关灯走人 A君:最近下班很准时,基本都是五点一到就准备下班走人了。园区出了通知,不加班企业到点关设备、关灯,节约用电。 场景2—做五休二成了做二休五 B君:以前是做五休二,现在是做二休五。能发出工资、工厂不倒闭成了最大的希望。 场景3—锤子还是砸到了自己身上 C君:没有受到直接影响,但是上游企业限电限产了,原材料价格上涨,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 限电限产,或成常态 从9月中旬以来,江苏、浙江、广东等20多个省份相继启动有序用电,当地工业企业被要求“开三停四”、“开二停五”,东北地区甚至出现了限制居民用电的情况。 各地区能耗双控措施一览 措施具体、执行力度强……从各地区已经发布的能耗双控措施可见,这次的“限电限产”可能会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常态。 除了地区性控制能耗措施,国家层面也针对电价调控出台了政策,双管齐下“限电限产”。 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通知提出,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这一政策的出台,令很多高耗能的制造企业面临成本增加的境地,一些制造业中小企业甚至因此无法继续运转。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从长远来看,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不会变。 对于高耗能制造企业来说,短期发展需应对“限电限产”能耗双控措施,长期发展目标需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的宏观战略背景,如何提高能效、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绿色转型成了当下的制造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高耗能制造企业要想有序实现绿色转型、节能减排,可以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有计划地淘汰高耗能、低效率的落后设备; 2、优化产业布局、生产流程结构,提高生产能效; 3、借助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等节能技术、管理创新手段的辅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降耗。 西信解决方案:某工厂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能源管理及节能技术改造 西信信息为某工厂建设实施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包含能耗监测,能耗统计,能效分析,能耗决策及综合管理等主要功能,帮助企业实现了系统平台管理节能2~5%,空压站、制冷站节能5~10%,节能收益实施效果显著。 1、通过全面数据采集和综合统计与分析,提供生产过程的能源优化指导,实现管理节能的目标。 2、通过以空压机、制冷机为代表的节能技术改造和优化控制,提升生产工艺和设备能效水平,实现技术节能的目标。 3、在人工抄表时代,用人多、误差多,该系统上线后,企业缩减了90%以上的抄表人员,实现企业减员增效。 4、人工抄表时代,报表提交时间为5-7天,该系统上线后,报表提交时间变为实时,大幅缩短报表提交时间。 系统平台功能展示 如需咨询了解更多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可关注【上海西信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d:wis_2016)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咨询”,关注西信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