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将以汽车行业为例,给大家分享在现场质量管理的具体场景下,数字化质量管理如何给车企带来价值,实现降本提效~
案例分享
某整车厂现场质量管理系统
痛点分析
该车企此前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
· 制造过程中的缺陷采集由人工记录并统计数据,单据繁多容易弄乱,且效率低下;
· 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容易产生争议,且实时性较差,无法及时发现问题;
· 人工方式产生疏忽,导致有缺陷的车没能及时预警。
01
如何解决
西信信息针对已有的痛点,为该车企进行了现场质量管理系统建设实施:
①WIS-QMS系统实施部署后,实现了与周边系统的数据交换;
②协助该车企优化、校对了缺陷结构代码与故障模式代码;
③对原有积累的历史数据进行整理与导入;
④针对QMS质量管理系统的使用,对现场人员与工程师进行使用知识的培训。
02
解决成效
①缺陷统一定义
提高信息准确性,降低新员工培训费用;
在使用缺陷统一定义的情况下,能够简单、快速的输入缺陷;
减少新员工20%的培训时间,按每名检验员的人力成本及管理成本10万/年计算,可节约3200元/人。
②建立在线质量信息数据库
提高信息准确性,提高信息利用率,减少工时;
信息在录入时即自动录入数据库,无需人工传递及专人统计,耗时为0且误差小;
按照一个基地两个班次需2名专职统计员负责数据汇总计算,可节约人力成本20万元/年。
③质量报表统计
统计内容准确,实时性强;
按照一个基地两个班次需2名专职统计员负责报表制作计算,可节约人力成本20万元/年。
④单车索赔费用
降低制造过程导致的产品售后缺陷率,以此推算:
担保期内平均单车索赔费用800元 x 制造缺陷所占比例7% x 系统上线预计可减少抱怨比例10% = 5.6元 × 128万辆/年= 716.8万元/年
总体来看,整车厂现场质量管理系统使用现场质量管理系统后,实现了:
西信信息WIS-QMS
西信信息自主研发的WIS-QMS质量管理系统:
纵向贯通集团、分子公司、院、厂、所的质量信息链;
横向协同研发设计、采购、试验试制、生产、售后的质量业务链;
构建以企业质量为核心的一体化、集成化、智能化决策支持平台。
能够为企业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搭建企业的产品质量体系,从产品的设计、来料、生产过程、售后等环节来提高质量问题的收集及处理效率,完成产品质量闭环,打造“释放即合格”“来料即合格”“产品即合格”“服务即满意”的业务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截至目前已服务多家知名汽车生产企业,助力完成包括整车厂现场质量管理系统、售后质量跟踪管理系统、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实施,完成数字化质量管控体系的搭建。
某国产汽车生产厂商
“WIS-QMS帮助我们解决了引进系统无法彻底本地化使用的问题,替代了传统人工作业的管理方式,规避了较多质量问题。能够有效提高信息准确性和信息利用率,减少工时。”
某国产新能源车企
“这个系统能直观反映出目前造成质量不良的故障原因是哪些,分别导致了多少数目的不良故障。还可以有效整合企业质量信息,挖掘质量数据的潜在应用价值,实现多视角、可视化的监控。”
如需进一步咨询了解QMS解决方案,可关注【西信龙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咨询”,关注西信小助手~